反仇視亞裔Stop Asian Hate

 
自從Covid 19 疫情爆發以來,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增長了150%,Stop AAPI Hate報告稱,自2020年3月以來,美國發生了3,800起仇恨亞裔美國人事件,女性仇恨事件是男性的兩倍。我們不能再漠視, 我們必須採取行動,並與其他社區一起尋求可行的解決方案並爭取正義。
當您經歷恐懼,焦慮和痛苦, 不要遲疑, 請撥打我們的心理援助熱線 1(800) 881-8502。
 
自從Covid 19 疫情爆發以來,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增長了150%,Stop AAPI Hate報告稱,自2020年3月以來,美國發生了3,800起仇恨亞裔美國人事件,女性仇恨事件是男性的兩倍。我們不能再漠視, 我們必須採取行動,並與其他社區一起尋求可行的解決方案並爭取正義。當您經歷恐懼,焦慮和痛苦, 不要遲疑, 請撥打我們的心理援助熱線 1(800) 881-8502。
 
讓聆聽:金大賢在“反仇恨亞裔”國會聽證會發言
 
團結一心,我們已經醒來!
 
 
疫情加仇恨暴力 美華精神健康聯盟燭光會慰藉心靈
 20210323 優視灣區資訊 UChannelTV Bay Area News
 
 
 
 
近期傷害華裔及亞裔的罪案增多,美國目前的種族主義氛圍前所未見。針對亞裔的襲擊主要動機,不少是襲擊者聽信美國盛傳“華人帶來了COVID-19新冠病毒”的謠傳,因此當地警方及司法機關成立專案組,重點關注此類犯罪的種族主義因素。
這是The Asia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(AAPA)美國亞裔心理學會建議民眾在遭受歧視時的回應。
 
 
We are all Americans 我們都是美國人
 
 
  
 
團結起來, 鄰里相望, 歡迎加入屋崙華埠平安群
 
 
 

一、什麼是仇恨事件和仇恨犯罪?

 

  仇恨事件指具有仇恨性質的非犯罪行為,可能影響某個人或某群體的安全感,動機可被視作基於當事人種族、國籍或族裔、語言、膚色、宗教等。

  仇恨犯罪指基於對種族、國籍或族裔、語言、膚色、宗教等因素的仇恨進行的犯罪行為。

 

二、為什麼應向警方舉報仇恨事件?

 

  1、警方將關注到當地仇恨事件新動向,並提高潛在受害者防範意識;

       2、警方將教育仇恨事件實施人認識到其言行不良影響,避免有關言行再次發生;

  3、相關記錄可能作為未來認定仇恨犯罪嫌疑人、對嫌疑人提起訴訟並給予處罰的間接證據;

    4、遭遇仇恨事件或犯罪後應盡快報案,以便於警方:確認嫌疑人身份,避免相關案件再次發生,保護證據,提取錄像。

 

三、遭遇仇恨犯罪,應如何報案?

  1、當自己或他人遭遇仇恨犯罪並處於危險之中,應立即撥打911。

     2、當仇恨犯罪系針對財產,可撥打911、赴所在地區警察局報案或網上報案。

 

四、遭遇仇恨事件,應如何報案?

  1、赴所在地區警察局報案。

  2、網上報案。

 

五、仇恨事件或犯罪目擊者可提供什麼幫助?

 

  1、目擊者不一定要直接介入,但可大聲警告實施人“停下!我會報警!”;如目擊仇恨犯罪,可大聲撥打911報案,提供嫌疑人體貌特徵、案件發生地點、案件情況等詳細信息。

  2、詢問受害者是否需要幫助。

  3、保持一定距離拍攝圖片或錄像。

 

***請舉報您遭遇的反亞裔仇恨事件,讓數據引起社會關注,政府與各界合作共同解決這嚴峻問題,同心協力守護好華埠家園,點擊鏈接或下圖可舉報事件,非常感謝。

https://stopaapihate.typeform.com/to/ht4wsgvI?typeform-source=us15.campaign-archive.com

 

 疫情期間,孩子們在學校可能會遭遇歧視/霸凌/冒犯/欺負,當遇到這些情況時,家長們要如何幫助孩子積極面對呢?

 

1、 如何應對微歧視(冒犯)

 

給孩子的建議:

 

向冒犯者提問——“為什麼你認為這[有趣/真實/恭維]?”

 

用“我”來表達你的感受——“這讓我感到[失望/受傷/激動]。”

 

練習一下當別人對你有輕微冒犯時,你該如何回應。

 

給父母的建議:

 

創造一個開放的空間,讓你的孩子能夠分享他們被冒犯的經歷,不評判是非,傾聽、了解、接納孩子的感受。

 

學習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,給孩子提供建議,並一起尋找多種解決方案

 

2、 如何應對歧視和霸凌

 

學校是如何反霸凌的?

 

美國K-12教育系統的每個學區都會設定該區的反霸凌政策。學校在學生守則和校規裡都會明確反霸凌的政策。 ”

 

同樣的,在大學裡,也有相應的校規、上報流程、干預處理機制。

 

建議父母花一點時間和孩子們一起看看本校區對於仇恨、種族歧視的政策和規則。

 

***什麼樣的行為屬於霸凌行為?

 

1身體攻擊(打、推、掐、踢)

 

2、戲弄和辱罵

 

3、散佈謠言或告訴別人不要和某人做朋友

 

4、網絡欺凌(“現在欺凌不僅僅發生在學校。它也發生在家裡。”)

 

孩子如何應對歧視和霸凌?

 

1. 採取平和的詢問方式 。例如:“我不明白你的意思,可否請你明確一下……”

 

2.  提供解釋或教育。例如:告訴對方:我們不應該把病毒的名字和特定人群聯繫在一起,因為這樣會對整個族群造成傷害。

 

3、用“第一人稱”而非“第二人稱”告訴對方你的感受,更容易為對方所接受。例如說:我很難過,而不是說:你讓我很難過……

 

4、如果對方當下不接受,避免爭論,選擇另外一個時間/場合重新表達您的立場。

 

孩子受到霸凌,父母該怎麼做?

 

1首先,家長應該“多聽,多問,多觀察”,以確定孩子是否受到霸凌。

 

2和孩子討論什麼是霸凌行為。

 

3、給孩子支持,不要責備和批評。

 

4、一定要告訴孩子,安全第一,如果感覺有危險,要立刻走開。

 

5、告訴孩子當遭遇霸凌時,可以向哪些可信任的成年人求助。

 

6、不要讓孩子在遭遇霸凌時進行反擊(打架)或選擇沉默。

 

7、讓孩子學會交朋友。

 

8、教你的孩子如何保護自己。

 

9、與學校的老師合作進行干預。

 

10、給實施霸凌者的父母打電話的方法未必可行。

 

如果孩子在學校受到霸凌和歧視,應該先告訴老師、校長、警察還是家長?

 

可以採取以下順序:

 

1、老師

 

2、教導員(Counselor)

 

3、助理校長

 

4、校長 

 

5、家長還可以自行向美國司法部民權司和美國教育部民權辦公室報案(具體做法參見下圖),一旦立案學校必須做出反應。

美國司法部聯邦調查局 對威脅和恐嚇反應指南

***全美亞裔律師協會提供公益法律援助資源 

 

面對美國亞裔仇恨犯罪急劇上升,全美亞裔律師協會(National Asian Pacific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,簡稱NAPABA) 最近做出回應,為亞裔社區和受害者提供免費法律援助資源。為了讓華人社區更多了解這些資源,翻譯整理了此文。請大家幫忙擴散轉發,讓需要的華人了解遇到仇恨犯罪如何得到法律的援助。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ze-tar89IiV-F6VBQe-3f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