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星島粵語廣播電臺專訪美國華裔精神健康聯盟US Sing Tao Cantonese Radio interviews NAMI ACS Chinese Programs

2016-02-10 21:09
美國星島粵語廣播電臺專訪美國華裔精神健康聯盟US Sing Tao Cantonese Radio interviews NAMI ACS Chinese Programs
 
 
2016年2月3日,星島中文廣播電臺粵語臺採訪美國華裔精神健康聯盟負責人Elaine Peng彭一玲女士
 
非常感謝星島中文廣播電臺粵語臺"星島會客室" 節目主持人Kerry對社區精神健康衛生活動的大力支持!
  
點擊此處按播放鍵耐心等待10秒鐘即可聽取廣播訊息。


NAMI誌工姬曉莉將文字版整理出來,由衷感謝她的辛勤付出。

【星島中文廣播電台粵語台 - 星島會客室 (2016年2月3日)
文字整理:姬曉莉
(編者註:主持人 Kerry Yu以下簡稱 “K”, 嘉賓 Elaine 彭一玲 簡稱“玲”)
K:歡迎大家收聽星島中文電台,很高興又同大家在電波之中相遇了!今天我們請到Elaine一玲來與我們分析一下關於精神疾病方面的資訊。
玲:和大家問好!今天是年二十四,我祝大家猴年身體健康,萬事如意!精神健康同身體健康和其他健康都是一樣的,都是很重要的,所以我們都應該關注。
K:是呵,我覺得好多人都會將自己精神的問題同自己的​​性格相混淆,是不是呵?
玲:哦,這個真是會的。因為精神疾病其實是一個腦部的病變,這種病變會引起行為的改變。如果大家不清楚這個問題,就總是會把它歸咎於這個人的性格有問題,或者心理不夠堅強。好多都會歸咎於他的性格,卻沒想到原來他已經有病在裡邊了。
K:也就是說任何年齡,種族,任何宗教信仰,或者社會階層,都有可能會發生精神疾病問題的。
玲:是的,這些完全沒分類的,病就是病呵!像張國榮,還有好多的明星,我們知道他們有那些精神疾病,是因為他們很出名。 2010年我們美國的統計數據顯示,全美是五千七百七十萬人,在美國一年之內有精神狀況。換言之,四個成年人裡面有一位是患有精神疾病的。青少年來講每十位就有一位,所以非常普遍,普遍性非常大。
K:就是說我們平時身邊就有可能會存在這樣的朋友吧?
玲:嗯,非常常見的!我剛接到一個電話,有位十七歲的男孩,在家抓頭髮,抓到都露出了頭皮。
K:哇,這麼厲害?
玲:但他家人不覺得這孩子出了問題,認為他想偷懶。因為他修了許多AP課,而他自己不想修這麼多。家人覺得他這樣是因為逃避壓力。其實不是的,是這位孩子他的腦裡面已經有了狀況出現,應該及時去干預它。
K:其實我們知道是有三種精神疾病比較普遍。一種是抑鬱症,第二種是躁鬱症,第三種是精神分裂症,能不能請您簡單介紹一下這三種病有什麼區別呢?
玲:好,很感謝Kerry 您這樣來普及精神疾病的知識。在我們身邊抑鬱症非常普遍。好多人都以為抑鬱症者他們只是單純的不開心,其實抑鬱症很大的一個表現是沒動力。他們沒動力去做任何事情。
K:就是找不到人生目標?
玲:不是的,他們是沒辦法。怎麼講呢?我舉個例子大家容易明白的,就好像我們很熟悉的林建明(大明姐),大家知道她患過抑鬱症。她曾經很詳細地這樣描寫,她去洗澡這件事情,她說過:“一想到洗澡,就想我有多辛苦,我要去找衣服,要拿毛巾,沐浴露,要開水龍頭之類的。”他們不明白,原來這個病症出現後,就會導致她沒有了行動的慾望,沒動力。這樣情況持續超過兩個星期以上,我們就希望他們去找專業的救助。
K:就是說去諮詢一下專業的人士。
玲:去尋求專業的幫助。躁鬱症就是比前面的抑鬱還多了一個燥,就是有情緒的燥狂,情緒非常高漲。比如梵高,他就是這個症狀的一個明顯的例子。他可以連續好多天都不用睡覺,睡眠非常的少,但他可以做很多衝勁非常大的工作。精神分裂症另外一個症狀就是會有妄想,幻聽,幻視,幻覺,看到不應當看到的東西,聽到不應該聽到的,或聞到不應該聞到的東西,都是精神分裂症有的一些症狀。所有的精神疾病的判定都是根據症狀來做出的,那我們怎樣分別呢?一定要請專業人士。但我們希望大家來普及,提高對它的認知,知道這是腦部的病變,和身體其他疾病像心臟,胃病是一樣的。如果我們身體其他器官有了問題,我們都會求助的,是不是?但如果是腦裡面有問題呢,我們應該找專業人士的幫助,這樣才可以救到自己。
K:剛才您講過躁鬱症,躁鬱症在情緒高漲時,您覺得是好呢還是不好呢?
玲:對於情緒高漲,其實非常多的從事藝術的人士他們都會患上這個躁鬱症,這不是我講的,是有數據分析的。當然在他們創作時情緒非常高漲,但這對人本身身體的損害是很大的。就是說自己的腦部受損很大,就像經歷了大的衝擊,接著又衝下來,其實這對身體是有非常大的傷害的。
K:哦,就是說,是他的腦部與身體之間的衝擊,是不健康的。
玲:是不健康的一個症狀。過了這個症狀他就會進入一個很低潮,很抑鬱的時期,可能長達六個月或一年,那真可以用四個字形容:生不如死。
K:就是說他們在高漲期創作出來,跟著再跌回到低潮,他就會覺得自己怎麼會這樣,他會歸咎於自己,而不會歸咎於身體上的疾病,是這樣嗎?
玲:是,他自己真是不知道的。
K:哦,原來如此!我們今天普及了關於抑鬱症,躁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知識。下部分我們回來再同大家報導其他方面的知識。
K:好,回到我們第二部分環節,我們繼續同Elaine探討一下關於精神疾病方面的一些資訊。您好,Elaine!
玲:您好,Kerry!
K:我想問一下,前面我們講的精神疾病,其實不是一開始就很嚴重的,那麼發現自己有初期的症狀時,您有什麼建議給他們呢?
玲:這真是個很好的問題!因為我們好多朋友也會問到這個問題。如果要說怎麼樣先知道,就一定要有一些常識。要去了解精神疾病方面,到底什麼是早期的症狀。比如說有個人的朋友,他本人很喜歡開玩笑,但有段時間他整個人好像都改變了習慣,他一聲都不出了;或者有個人平時好喜歡打扮,收拾的干淨整齊,但這段時間開始不刷牙,不梳頭,不化妝,她的行為有變化,這時應該要引起家人或照顧者的關注,或者他自己本身都意識到自己是不是應該尋求專業的幫助。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先知道: 什麼是早期症狀? 還有些人喝酒喝得很厲害,有時人們不知道,酒是幫他們減輕痛苦的一種方式,也是其中一個症狀。
K:就是說,有個人他平時不喝酒,或很少喝,但突然之間喝很多,整天喝,其實就是個症狀,是嗎?
玲:除了引起大家的關注,還要看一下,分辨一下,他是不是在精神方面已經有一些狀況出現了。
K:就是說要多問多聽,聽他講,多問他,最近他怎麼會變成這樣,是不是這個意思?
玲:嗯,去提醒一下:你這段時間做事效率不高,變得很慢。就像有個財經總編,是有躁鬱症。他就覺得怎麼我這段時間工作能力和效率這麼低,低得很厲害。平時審稿很塊就審完了,現在審一兩個鐘頭都做不完一部分。這裡真正的要點在哪呢? 後來有人提示,哎你是不是應該看一下精神科?這就是說要知道什麼是病的徵兆,先兆。
K:哦,原來是這樣啊!就是說一定要了解到這方面的問題,再去看一下這個朋友有些什麼需要,要排解哪些心結,是不是?
玲:是的,都要的。心理輔導都很重要的。
K:我知道,其實好多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要依靠醫生和藥物的治療。這樣很多人覺得要去看心理醫生,會不會自己心裡過不了這一關呢,您覺得?
玲:這是個非常非常大的問題。因為在華人社區裡,對精神健康方面知識普及得不夠多,所以好多人一聽到精神病就很害怕,或者是很抗拒,其實這真是跟其他病症沒什麼區別的。既然身體其他器官都會有病的,那麼腦部出病都是有一個很大成數的。這個從古到今無一例外,一直是有這個病症存在的。所以我希望他們不要害怕,一定要尋求專業的幫助。而且吃藥是可以取捨的。藥物是有副作用,但藥物幫到你的話,這就比克服那些副作用大很多很多。而且在精神科類的藥物裡,副作用是可以被克服的,人身體會適應它的。我們這是經歷了好多好多的病例而看到的。它開始的副作用大,咬緊牙關過了這段時間,就慢慢知道患者原來的行為回來了。有個朋友和我分享她吃藥得到效力的作用是:現在她前面的陽光全部都出現了!她重見陽光,她聞到的花是香的,她見到生活是可以繼續下去的。原先整個世界是灰濛蒙的一片,當她的藥物起作用後,給予她很大很大的幫助。我希望我們可以幫到他們在吃藥的這一過程。
K:這樣就是說,不要諱疾忌醫,有什麼話都要跟醫生講。不要說再去怕吃藥。總的來講,開始要找專業人士溝通一下,排解一下。第二不要怕去問去求醫,這跟身體其他的毛病都是一樣的。是呵,我是覺得奇怪,為什麼人們覺得頭痛,胃疼就會了解這件事,頭痛就不會歸咎於壓力,可能是感冒了。是不是這個意思?
玲:是的,最好先去看看專業的幫助,如果您覺得是在自己控制不了的情況下,就應該去關注他們了。
K:是呵,早點發現起碼就減少些遺憾了。
玲:早發現早干預,這個病是可以得到比較有效的控制的,就不需要通過很多手段去控制它。
K:您覺得精神疾病是後天產生的還是先天就有的呢?
玲:精神疾病這方面,科學的講應該兩方面都會有。我們看到為什麼大家會對精神病這麼害怕,就是因為會引起行為上的改變,所以大家就會怕了。引起行為改變時這個病症已經存在較長一段時間了,到了最後才引起行為的改變。如果我們之前干預控制它,可能對這個社會,家庭和他本人都是很好的一個保護。
K:嗯,起碼就不會發展到很後期,沒辦法挽回的地步啦。
玲:真是很不幸,在華人地區裡,所有來求醫的都是到了最後。我們同其他族裔不一樣,我們是要到了很嚴重的情況下才去求醫的。那麼其他族裔很多是很早期他們發現了,就去尋求專業的幫助。
K:這樣啊? Elaine請您簡單介紹一下你們的機構想要幫助我們哪些呢?
玲:好,多謝!我們是 NAMI (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)。我們是一個華裔的分部,我是華裔精神疾病聯盟的負責人。我們有免費的課程;有家庭互助小組(有廣東話和普通話的);有患者的互助小組,英文的API,好多是第二代ABC ,是年輕人,我們都有些互助小組;每個月我們有免費的專業講座來普及精神疾病的知識,資訊。
K:那麼怎麼樣可以聯繫到你呢?
玲:我的電話是:510-259-9580 轉分機109。其實我們有個中文網站,如果上到網站就什麼都看得到了。我們中文網站網址是:www.namichinese.org. 在這個網站你就可以看到所有資訊了。這是中文網站,也是目前在美國 NAMI 唯一的中文網站。
K:很多謝一玲今天為我們帶來很多的資訊,如果大家想去了解,可以上他們的網站。今天的時間差不多了,一玲我們下次再與你聊了。再見!
玲:好,再見!】